一、合同生效的三個條件是怎樣的
三個條件分別是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以及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具體如下所述: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所以合同的生效與有效合同還是有區別的。
二、什么是合同生效
合同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決于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條件。?合同生效與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羅馬法曾規定了“同時成立之原則”,認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與效力同時發?生。長期以來,我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對合同成立與生效以及相關的合同的不成立與無效未作出嚴格的區分,從而將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等同起來。
三、附條件合同的條件必須符合如下要求:
1、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事實,也就是說,條件不是現實存在的,而是屬于尚未發生的客觀不確定的事實,可能實現也可能不實現,條件具有不確定性
2、條件是由當事人設定而非法定的。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是當事人自己選定的,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而不是由法律規定的條件。即它是合同中的任意條款而非法定條款
3、條件必須是合法的。當事人不得以有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事實或有損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作為合同的附條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所附條件違反法律規定,應當認定民事行為無效
4、條件不得與合同的主要內容相矛盾
同生效與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羅馬法曾規定了“同時成立之原則”,認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與效力同時發生。長期以來,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對合同成立與生效以及相關的合同的不成立與無效未作出嚴格的區分,從而將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等同起來。其實,如前所述,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當事人訂立了合同,要實現合同產生的權利和利益,就要使合同發生效力;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只有合同成立了才能談得上無效、效力待定、撤銷等問題;合同成立只解決合同存在與否的。
綜上所述,小編整理有關合同生效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三個條件分別是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以及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成立與生效以及相關的合同的不成立與無效未作出嚴格的區分,從而將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等同起來,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