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的過程中,駕校認為,該招生說明書載明的“交規考試合格后,十個工作日后上車”的話語并不違約,其認為在十個工作日后至一年內通知其上車即全面履行了合同的義務。駕校同意解除合同并退還1500元,但不同意雙倍返還學費。
法院在經審理后做出判決:一、解除李某與某汽車駕駛學校之間的口頭服務合同;二、某汽車駕駛學校退還給李某的學費一千五百元;三、駁回李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評析: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駕校是否存在欺詐行為,對此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本案中駕校存在欺詐行為,原因是李某與駕校之間是服務合同關系,即李某支付學費,駕校提供教學服務,這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范的范疇,駕校承諾在十個工作日后能馬上上車學習,是為了其爭奪學員,為駕校創收,此謂不正當競爭,李某也正是沖著駕校的承諾才報名的,但駕校在交規考試合格兩個月后才通知其上車學習,符合欺詐行為,應雙倍返還李某的學費。
第二種觀點是本案中駕校在兩個月后通知李某上車的行為不是欺詐行為,而是違約行為。理由如下:欺詐行為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在本案中,駕校在李某報名時向其出示招生說明書中載明“法規考試合格后,十個工作日后上車”,應認定是駕校的承諾,屬于李某與駕校口頭教學服務合同的一部分,且駕校系合法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在通常情況下具有履行上述承諾的能力。因此,從實質上看,駕校并不存在欺詐的故意,而只是存在是否違約的問題。
關于駕校在招生說明書中承諾“法規考試合格后,十個工作日后上車”,對上車的日期并沒有明確約定,駕校沒有在十個工作日后合理的期限內通知其上車(按普通人的理解,合理期限應以一個月為宜),駕校超過兩個月才通知上車,應認定駕校違反合同約定義務,因此,李某要求雙倍返還學費的請求沒有依據。
最終,法院依照第二種觀點做出了判決,雙方沒有上訴。
**傳王建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否可以繼承
2021-03-18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文件
2020-12-17禁養區養殖場拆遷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25征地拆遷,空掛戶無房戶有補償嗎
2020-12-27拆遷補償款引發的所有權確認糾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