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即以憑空捏造出來的單位的名義或者未經他人授權或同意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是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為合同的履行而設定的一種權利與義務關系,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的常規做法。犯罪分子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往往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以達到利用合同騙取錢財的目的?!捌睋?,是指匯票、本票和支票等金融票據?!捌渌摷俚漠a權證明”,是指證明其對某些本不享有權利的財產享有權利的證明文件,如虛假的土地使用證、房產所有權證以及其他虛假的動產、不動產權屬的“證明文件”等。
(3)沒有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這是犯罪分子一種慣用的誘騙伎倆。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往往使對方當事人對其履約能力和誠意信以為真,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犯罪分子以此為誘餌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取得對方的信任,達到詐騙的目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這種行為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簽訂了合同,對方當事人給付了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其犯罪目的就已實現,然后便逃跑、隱藏、躲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這是一個概括性規定。由于合同詐騙犯罪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法律上不可能窮盡,有必要規定這樣一個彈性款項,便于司法機關具體掌握。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以下情況:收受當事人給付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無正當理由既不履行合同義務又不退還,用于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犯合同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由此可見合同詐騙罪的最高刑是無期徒刑,合同詐騙罪不會被判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黑社會性質案件”認定證據收集指引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08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