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責任否定論”的觀點認為,刑法中沒有規定單位貸款詐騙罪,這表明單位騙貸行為雖具有社會危害性,但因欠缺“刑事違法性”這一犯罪所應具有的基本特征,特別是在刑法確立了“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不能對法無明文規定的行為定罪處罰,對此種行為可通過經濟制裁、行政處罰等手段進行處理,必要時還可以由立法機關修改法律或者作出立法解釋,以明確追究單位貸款詐騙行為的刑事責任問題。有學者從個人責任處罰依據的角度提出:刑法條文對有些單位犯罪規定單罰制,也是在單位構成犯罪的前提下,出于某種特殊考慮只追究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其前提必須是單位構成犯罪。如果不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而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這就必然會出現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由于對單位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罰標準往往與其他自然人犯罪的標準不同,單位不構成犯罪,其責任人員的處罰標準的確定就出現了問題。
“個人責任肯定論”的觀點認為,對單位騙貸“行為可以追究個人刑事責任,其基本論點有:一是單位犯罪法定性分析,在刑法沒有規定單位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追究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但并未禁止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責任,因而,不能因為無法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而否認自然人的刑事責任。二是犯罪本質分析,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而不是行為人取得利益。就對法益的侵犯而言,單位集體實施的犯罪行為與單純自然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沒有區別。三是刑法相關規定分析,不能認為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區別在于是為單位謀取利益,還是為個人謀取利益,為了單位的利益也完全可能成為推動自然人實施犯罪的動因。本罪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既包括以行為人本人非法占有為目的,也包括以單位非法占有為目的,自然人以單位非法占有為目的所實施的本罪,仍符合本罪主觀方面。四是已有司法解釋分析,新刑法頒行以前,數個司法解釋規定,在單位集體實施投機倒把、盜竊與詐騙犯罪的情況下,應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等等。
筆者認為,理論界對單位騙貸行為刑事責任負擔一般原則的爭論,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中單位犯罪主體結構理論爭論的具體反映,對單位騙貸刑事責任的負擔,單純從本罪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論證是相當狹隘的,也是難以得出正確結論的。因而,有必要對我國刑法理論中涉及單位犯罪主體結構的一般爭論問題加以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拆遷補償涉及多項資產時營業稅要如何處理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