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月工資標準
實踐中各地標準不一,具體細節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查詢。
相關法律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做工傷鑒定需要多少錢
(一)、收費依據:自治區物價局、財政廳《關于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鑒定收費標準的通知》。
(二)、收費對象:申請勞動能力傷殘等級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三)、收費主體:市勞動局。
(四)、收費標準:
1、自治區鑒定每人每次300元
2、地、市級鑒定每人每次250元
3、縣(市)級鑒定每人每次200元
對于廣受社會關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四種認定情形。
《規定》第六條規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工傷月工資賠償標準因實踐中各地具體情況不同而有不同適用標準。因工傷越嚴重當事人拿到的工資補償月齡就會越多,在工作中受了傷害的勞動者可以積極幫助自己去維權。關于工傷月工資賠償標準方面存在許多的疑問,自己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看看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公司的委托書的有效期多久
2020-12-05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樓頂物業違建怎么處理
2021-01-05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