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延長工作時間(即加班),應與勞動者協商。既然是協商,當然就應該就加班時間和加班報酬協商一致,否則就是強迫勞動。
只有四種情況不得拒絕加班: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財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須及時搶修;
3、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
4、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
除了這4種情況外,單位要求員工加班,必須與員工協商。單位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員工加班,員工可以拒絕。雖然在上述4種情況下,員工不得拒絕加班,但單位還是應該支付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必須按照勞動法第44條規定的標準支付。拖欠或克扣勞動報酬或加班工資的,可以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或《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解決。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張,后者需要勞動部門責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張。
那么國慶節若是加班,可以得到多少加班費?
按照國務院放假規定,2016年國慶節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放假7天。這7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因此,勞動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10月4日至7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我國最新《勞動法》關于工作時間與加班時間的規定
1、《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2、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企業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一、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和其他因工作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的職工;
二、企業中的長途運輸人員、出租汽車司機和鐵路、港口、倉庫的部分裝卸人員以及因工作性質特殊,需機動作業的職工;
三、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7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以拆違來拆除廠房怎么維權
2021-01-0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13拆遷過程中的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