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贈與房產,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
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可分客觀要件及主觀要件。
客觀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必須存在有效的債權。這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前提和基礎。需要明確的問題是,可行使撤銷權的債權是否必須已屆清償期?各國立法例及學說,見解不一。最高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在審查撤銷權是否成立時,可以適當放寬該構成要件,不必要求債務履行期必須屆滿。
(2)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財產的行為,且發生法律效力。一般處分行為可分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這里僅指法律上的處分,因為能成為撤銷權標的的,一般只能是法律行為,并且還僅限于債權行為,物權行為是否可撤銷,目前有爭議。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發生了法律效力,如果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并沒有成立或者生效,或者就是屬于法律上的當然無效的行為,債權人對于這些行為都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必要。
(3)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必須害及債權,可能致使債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或者完全不能實現。這是債權人撤銷權構成的一個重要判定標準。如果債務人資力雄厚,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權時,即使債務人實施減少其財產的處分行為,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主觀要件:債務人與第三人進行有償民事法律行為時,必須有惡意。在債務人實施無償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的情況下,由于第三人沒有支付對價,因此可以推定債務人實施該行為是為了減少其責任財產,主觀上具有損害債權的意圖(這種推定在法律上稱為惡意推定”)。除非債務人能夠舉證證明自己的這一行為并未危害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推翻這種推定。在有償行為場合中,如何判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惡意,一般存在觀念主義和**主義兩種主張。觀念主義認為,債務人的惡意是指債務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履行無資力從而有害于債權的后果具有一定的認為,不必有詐害的意思;而**主義認為,不僅要有一定的認識,而且主觀上要有詐害他人的意思,也就是說要有詐害債權人的意圖。
我國《合同法》基本上采取觀念主義,其中對于債務人的惡意,只要舉證債務人存在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行為,就足以表明其主觀有惡意。而對于受讓人的惡意,則一般僅要求舉證其知道明顯的低價”即可,而不宜要求其知道給債權人造成損害,更不應要求第三人是否具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者是否曾與債務人惡意串通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債務人無償贈與房產,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債權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撤銷權的,需要以債務人為被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子女贍養的能否申請到低保
2020-11-10經濟犯罪羈押最長時間
2021-02-09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