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寫了還款承諾書還能立案嗎
職務侵占的行為人與被害人達成協議的,承諾在一定的期限內歸還侵占財物的,被害人不控告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什么情況下公安立案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0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職務侵占的行為人與被害人達成協議的,承諾在一定的期限內歸還侵占財物的,被害人不控告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對于檢察院管轄不明確的案件如何解決
2021-03-08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