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這一條明確地告訴我們,人身保險合同發生約定的保險事故后,保險人依合同約定的金額給付保險金,而不以保險事故發生造成的實際損失計算,也不實行代位求償。
那么當某些保險事故是由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時,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還享不享有向第三者索賠的權利呢?這是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根據保險法第六十七條的精神,既然保險人不享有代位求償權,那么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依然應享有以下兩種權利:
(一)有權獲得勞動保險或社會福利所付給的款項;
(二)享有對加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這也符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投保人或受益人可以據此要求加害人進行損害賠償。
保險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的,投保人應當于合同成立時支付首期保險費,并應當按期支付其余各期的保險費。”可以看出,法律規定是把合同生效與支付首期保險費聯系在一起的。也即說支付首期保險費是人身保險合同生效的條件;投保人一旦交納了首期保險費,保險合同就應視為生效。
在人身保險合同引起的糾紛中,有這樣一種情況:投保人填寫投保單后即向保險公司交納了首期保險費,但保險公司一般都要對被保險人進行體檢等審核手續后才正式簽發保單,那么在正式簽發保單前發生了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有無保險責任?有人認為,投保單只是投保人向保險人申請訂立保險合同的書面要約,一般來說它不是保險合同的形式,只有保險人簽發的保單才是保險合同的正式憑證。因此,只要保險公司未正式簽發保單,保險合同就不生效。筆者認為這種說法于法無據,且回避了保險公司的責任,沒有考慮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投保單是由保險公司事先統一制作的,有統一的格式。它雖不是正式的保險合同,但其內容可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補充保險單的遺漏。因此它應被看成是保險合同的一部分。當投保人填寫了投保單,并履行義務交納了首期保險費后,不管保險公司是否簽發了正式保單,合同就應算生效,保險公司就應承擔保險責任。
我國保險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投保人對以下四種人具有保險利益:
(一)本人;
(二)配偶、子女、父母;
(三)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撫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四)除上述人員外,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
可以看出,法律主要是以親屬關系來確定保險利益。法律確定這種保險利益原則的意義,除了防止道德危險的發生外,還明確了保險利益的人身專屬性。如投保人孫某于1997年3月為自己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了2萬元保額的゛99鴻福保險〞,繳納保險費1440元。次年4月孫某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其夫張某離婚并解決財產分割問題。張某認為孫某為自己投保所繳納保費是夫妻共同財產,因此這張保單應屬夫妻共有,離婚時應均分保險金或在孫某應得財產中扣除一半保費。該案的問題是夫妻離異,保單載明利益應歸誰所有?所繳納保費是否應在離婚財產中扣除?筆者認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是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被保險人生存,則被保險人對保險金有請求權,這種權利是因保險利益的人身專有屬性決定的,它與其他的財產利益不同。因此這種保單所載明的利益并不屬于夫妻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其利益在被保險人孫某生存時應歸孫某所有。
在司法實踐中遇到糾紛較多的主要還是有關受益人的問題。一是受益人指定不明。如某市發生了一起壽險理賠糾紛,并進行了法庭訴訟。被保險人張某婚前參加了某保險公司養老保險,簽訂保險合同時在゛身故受益人〞一欄中填寫゛法定〞。該被保險人婚后一年余意外身故。保險公司經審核,認定屬保險責任,應給付保險金。但在分配保險金時受益人(被保險人的父母、長兄、妻子)之間發生了爭執。一方認為:保險金的發放應按保險事故發生時的法定繼承人處理;另一方認為,保險金受益人應只包括父母、長兄,因簽合同時的゛法定〞繼承人僅有父母、長兄三人。本案處理的關鍵是對゛法定〞二字含義的確定。一種意見是゛法定〞意味著指定了所有法定繼承人作為受益人,那么保險金不能作為遺產處理,只能依照保險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由四名法定受益人平分保險金;另一種意見是゛法定〞視作未指明受益人,那么保險金只能作遺產處理,由法定繼承人依照繼承法處理。筆者認為此案按照第二種意見處理比較合適。另外,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進行處理,但是對受益人和被保險人同時死亡的情況如何處理未作規定。如受益人與被保險人乘坐同一架客機失事,此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確定二者死亡先后的,可推定受益人先死,則保險金歸于被保險人的遺產,依法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這樣處理比較恰當。此外,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凡指定了受益人的,受益人應得的保險金不應列為死者(即被保險人)的遺產范圍,而只應由受益人享有;這筆保險金也不應用來清償死者生前的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