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與社會保險屬于兩類不同性質的保險,在保險的性質、保險來源、保險程度、保險責任、經辦主體及經營原則等諸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
一是性質、范圍不同。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要求在法律法規規定范圍內的對象都必須參加,而且享受的待遇也由法律法規確定,屬法定或強制性質。人壽保險是由投保人與壽險公司通過簽訂保險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雙方是等價交換的契約關系,只人符合保險合同的條件,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參加,一般屬自愿性質。
二是資金來源不同。社會保險基金是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強制征繳,一般由國家、單位、個人三方面負擔,國家承擔最終責任。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是由參加保險的單位和個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交納,由單位和個人自己負擔。
三是保障程度不同。社會保險的保障程度,是以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為原則,一般應當與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人壽保險的保障程度,主要根據個人愿意,由投保人與人壽保險公司協商決定,可高可低,一般不受限制。
四是保險責任不同。社會保險的保險責任,是為了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人壽保險可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在壽險、健康險、意外險三大類中,按照市場的需求,設計辦理各種業務,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是經辦主體不同。社會保險一般由政府有關部門或由政府授權委托的機構經辦人。人壽保險則是由按《保險法》、《公司法》的規定和程序批準設立的人壽保險公司經辦。
六是經營原則不同。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不交納稅費,不存在業務競爭,由國家承擔盈虧責任。人壽保險要講求效益、追求利潤,并按有關規定繳納稅費。公司自負盈虧,各壽險公司之間可以進行公平的業務競爭。
人壽保險與社會保險雖有諸多差異,但它們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共同點:即都是以人們的生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都是為了解決社會成員因生、老、病、死、傷殘、失業等造成的困難,提供生活經濟保障的需要;對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都有著同樣的作用。在保障對象和保險功能方面兩者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壽保險的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功能更加齊全,方法更加靈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