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賠償金之后再解除合同嗎
根據規定的拿賠償金和解除合同的先后順序,單位與職工解出勞動合同,職工先簽解除勞動合同,再先拿到賠償金,通常都是這樣的流程,通常是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才能憑借協議對應賠償金去財務領錢或者財務憑借財務向勞動者出具的手續辦理銀行轉賬。
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支付賠償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在如下6種情形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拿到賠償金之后勞動者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考慮是否要解除合同,建議勞動者在解除合同之前,可以好好的去考慮清楚是否值得自己這么做。對于拿到賠償金之后再解除合同的做法該怎么樣去解決它,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