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義務跟附隨義務相同嗎
先合同義務是指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依誠實信用原則所應承擔的必要的注意義務。
而合同的附隨義務是相對于合同的主義務而言,是合同的標的、價款等主條款以外規定的或法律規定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钡诰攀l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p>
先合同義務跟附隨義務的區別主要就在于義務產生的時間的不同,先合同義務是產生在締約過程中,到合同成立為止。而付隨義務則是伴隨著合同的產生、履行、消滅的全過程。我還是贊成王*明的觀點,先合同義務只是付隨義務的一部分,而付隨義務要包括先合同義務,只是為了締約過失責任而區分。
附隨義務的概念是什么
目前,各國立法對附隨義務并沒有明確規定其涵義,故學界對其表述也并不一致。附隨義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狹義的附隨義務是指合同履行過程中,為協助實現主給付義務,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在我國,附隨義務是指合同關系發展過程中及合同關系終止后的一定時期,依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所應負擔的給付義務以外的義務。
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來源于誠實信用原則,確立附隨義務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及完善合同法立法與理論。附隨義務內容隨合同關系發展而有不同的體現,基于附隨義務發生階段的不同,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也不同。
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法律后果
違反先合同義務的法律后果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又叫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締約人因故意或過失違反先合同義務,造成締約相對人損害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締約過失容易造成兩種后果:一是因締約人的過失導致合同不能成立,而且使相對人因此而受到損害,這主要是指假借訂立合同惡意磋商的情況;二是因締約人的過失導致合同雖然成立了,但屬無效合同或應被撤銷的合同,從而使相對人受到損害。無論是哪種后果,都要在締約人之間產生損害賠償責任,即締約過失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先合同義務跟附隨義務相同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先合同義務跟附隨義務的區別主要就在于義務產生的時間的不同,先合同義務是產生在締約過程中,到合同成立為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官司的訴訟費交多少
2021-01-13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