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后另一方反悔稱受欺詐能不能解除合同
已經履行完畢的合同已經終止,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已經全部完成,不能再進行解除。你如果有對方脅迫你的確實證據,可以到法院訴求認定是可撤銷合同,然后雙方返還原合同的權利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的情形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在意思表示時,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所謂合同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3、因欺詐而訂立的。所謂欺詐是指行為人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
4、因脅迫而訂立的。所謂脅迫是指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
5、因乘人之危而訂立的。所謂乘人之危是指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撤銷權由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受損失的一方享有,而且必須在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之內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主動撤銷該合同。司法實踐中,對于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法關于合同的無效與可撤銷做出了與民法通則不同的規定,即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民法通則規定為無效,合同法規定為可撤銷,如果損害國家利益才為無效。合同法是民法的特別法,也是新法,因此應以合同法規定為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履行”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財產包括哪些
2021-03-12商品房可以退房的情形有哪些,商品房退房流程是什么
2020-12-29非法行醫犯罪行為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2-11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