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誰是原告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省級、市地級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關部門、機構,或者受國務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部門是生態環境損害訴訟的原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
第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省級、市地級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關部門、機構,或者受國務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部門,因與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經磋商未達成一致或者無法進行磋商的,可以作為原告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
(一)發生較大、重大、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的;
(二)在國家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劃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禁止開發區發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的;
(三)發生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后果的。
前款規定的市地級人民政府包括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縣人民政府。
誰承擔環境損害訴訟的舉證責任
在環境訴訟中,如果由原告承擔主要舉證責任會遇到很多困難:作為污染受害人的原告(多為公眾或居民),由于受到文化、科學知識的限制和缺乏對致害物檢測、化驗的手段很難取得有關證據,同時搜集污染者(被告)排污證據,涉及到其生產工藝、商業或技術秘密等高度專業化的知識,也十分困難甚至無法取得。因此,有的國家在環境與資源保護立法與判例中,采取了舉證責任“轉移”亦稱“倒置”的原則,即由原告承擔的舉證責任,改為由被告舉證,或者原告只需要提出受到損害的事實證據,如果被告否認應承擔民事責任,則需要提出反證。
我國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針對環境訴訟提出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為了補救環境訴訟中遇到的困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四條規定:在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三)項進一步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省級、市地級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關部門、機構,或者受國務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部門是生態環境損害訴訟的原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1-18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