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保險分公司訴稱:2006年1月1日,**公司與被告關港倉庫(被告紡織運輸公司的分支機構)簽訂倉儲保管合同一份,約定:貨物在儲存期間,由于保管不善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的,由被告關港倉庫負責賠償損失;儲存期間貨物保管要求為防火、防潮、防缺損。
4月6日,**公司將保存于被告的倉儲物(棉花)以2000萬元的保險金額向原告投保財產綜合險。4月21日,該倉庫發生火災,燒損**公司所有的2-31、2-41兩垛共計1034件棉花,以及因施救造成2-32、2-42兩垛共計1056件棉花濕損。同日,原告委托某保險公估公司進行勘驗、理算。
事故發生后,**公司向被告紡織公司、被告關港倉庫提出索賠,遭到拒絕,故**公司要求原告在保險責任范圍內先行賠償。經省市人民法院判決,原告向**公司支付保險賠償金1071752.8元。為此,原告依法取得代位求償權,請求判令兩被告支付原告保險賠償金1071752.8元、公估費5萬元及利息損失。
【審判】
法院審理后認為:**公司與被告關港倉庫簽訂的倉儲保管合同合法有效。現**公司儲存于被告關港倉庫的棉花在儲存期間發生毀損、滅失,根據雙方的倉儲保管合同的約定,應由被告關港倉庫負責賠償損失。原告與**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亦有效成立。現原告依據寧波市江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向**公司支付了保險賠償款,故因此亦取得涉案貨物的代位求償權。依照第八條、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九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判決被告紡織公司、關港倉庫支付原告**保險分公司墊付的保險賠償金961168.5元、公估費5萬元及利息損失。
【評析】
關于保險合同的效力
本案兩被告認為,因在發生火災時,**公司尚未向原告支付保險費,故原告與**公司之間的保險合同在發生火災時并未生效。那么保險合同的有效成立是否以支付保險費為必要條件呢
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一致并達成協議,保險合同即告成立。投保人支付保險費是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依合同承擔的主要義務,而不是保險合同成立的前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