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合同的構成要件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在我國規定合同要生效且有法律效力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首先,合同雙方當事人要具有締約能力。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談過。在我國有締約能力的人分為公民、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村承包經營戶等等。另外,他們成為某一有效合同的主體還必須是合同締約所規定標的在其法定的經營范圍之內。
其次,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希望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在意志與外部表示完全一致。因為人有時候有意或無意說錯話或嘴上所說與心里所想不一樣,這樣就是意思表示不真實。這種不真實在合同中也存在,可能是當事人故意也可能是完全無心,但無論如何都會對合同另一方產生利益損害,因此為了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法律規定在意思表示不真實情況下訂立合同無效或應當予以變更和撤銷。
系我國民法規定凡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一律無效。同時,我國民法還規定,凡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及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也一律無效。另外,在合同簽訂過程中,非因一方當事人惡意行為而使意思表示不真實或雙方利益顯失公平的合同也可以由一方當事人請求變更合同內容或撤銷合同。這類合同主要包括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和顯失公平的合同。
而且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主體通過意思表示締結合同所希望產生的法律效果的所有事項,均不能違反法律的規定或有違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當然,若一份合同中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承諾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由于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人發出的,因此只有接受要約的特定人即受要約人才有權作出承諾,第三人因不是受要約人,當然無資格向要約人作出承諾,否則視為發出要約。承諾之所以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是因為受要約人是要約人選擇的,要約人選定受要約人意味著要約人只是想與受要約人訂立合同,而并不愿意與其他人訂約,因此只有受要約人才有資格作出承諾。如果允許第三人作出承諾,則完全違背了要約人的意思。當然,在某些意外情況下,基于法律規定和要約人發出的要約規定,任何第三人可以對要約人作出承諾,則要約人應當受到承諾的拘束。承諾必須向要約人作出。既然承諾是對要約人發出的要約所作的答復,因此只有向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導致合同成立。如果向要約人以外的其他人作出承諾,則只能視為對他人發出要約,不能產生承諾效力。
2、承諾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要約人。
承諾只有到達于要約人時才能生效,而到達也必須具有一定的期限限制。我國《合同法》第23條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只有在規定的期限內到達的承諾才是有效的。承諾的期限通常都是在要約人發出的要約中規定的,如果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則應當在規定的承諾期限內到達;在沒有規定期限時,根據《合同法》第23條的規定,如果要約是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人應當即時作出承諾;如果要約是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在合理的期限內作出并到達要約人。
3、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根據《合同法》第30條規定,“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這就是說,在承諾中,受要約人必須表明其愿意按照要約的全部內容?與要約人訂立合同。也就是說,承諾對要約的同意,其同意內容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才構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即合意,從而使合同成立。承諾的內容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意味著承諾不得限制、?擴張或者變更要約的內容。
4、承諾的方式符合要約的要求。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這就是說,受要約人必須將承諾的內容通知要約人,但受要約人應采取何種通知方式,應根據要約的要求確定。如果要約規定承諾必須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否則承諾無效,那么承諾人作出承諾時,必須符合要約人規定的承諾方式,在此情況下,承諾的方式成為承諾生效的特殊要件。例如要約要求承諾應以發電報的方式作出,則不應采取郵寄的方式。如果要約沒有特別規定承諾的方式,則不能將承諾的方式作為有效承諾的特殊要求。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辨別合同的構成要件”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法對合同的生效要件作出了規定,合同當事人需要辨別的要件包括合同當事人的資格、合同內容有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離職保密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1-16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