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贈與的房子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給出了明確的答復。其中明確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對于上述條文的適用,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該條是以父母對雙方購置房屋出資是確定了贈與行為成立為前提,即首先假設贈與成立,然后在此基礎上討論是贈與一方還是贈與雙方的問題。所以,要解決夫妻財產糾紛的第一個問題是正確認定贈與的成立與否。如果贈與合同沒有成立,那么父母贈與房產的歸屬問題便無從談起。對于房屋贈與問題,一般來說房屋贈與屬于要式法律行為,即必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這樣贈與行為才算成立。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律特征
第一,共同共有產生的基礎是共同關系。
共同共有依據共同關系而產生。沒有這種共同關系的存在,就不能發生共同共有關系。但是,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也可以約定,但該條規定的“約定”,主要是指《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
第二,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不分份額。
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不分份額,只要共同關系存在,共同共有人就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權利。各共同共有人行使的權利及于整個共有財產,而不僅僅及于共有財產的某個部分。
第三,各共同共有人對共同財產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平等
只要共同關系存在,各共有人對全部共有財產就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承擔的義務也是平等的。
現實中,父母對子女的贈與無可厚非,但如果此時子女已經結婚成家,父母再贈與房產的話,從原則上來講,往往是會視為對子女夫妻雙方的贈與,這種情況下父母贈與的房子自然可以按照夫妻共同財產處理。不過,要是父母在?婚后贈與房子,明確表示了這只是贈與給其中一方的,多數情況下是贈與給自己子女一方,那此時房子就屬于個人財產。
婚前全款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男方婚前買房婚后共同還貸屬于共同財產嗎?
沒有領證能共同買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農村房屋拆遷有宅基地嗎
2021-02-25拆遷房安置補償方式有哪幾種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