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合同法關于違約要支付違約金的規定如下: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員工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只需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即可。到是勞動合同自然解除。如員工需提前離開單位不同意的情況下,需以相應天的數工資做為代通知金支付給公司。如單位同意提前離開,則不需要。(如是員工提出不需額外支付其它違約金,“除特定的培訓費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如單位與員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0天發出通知,或額外支付一個月資給員工本人。即可。
要支付違約金的情況只有下面兩種: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相關知識: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二
2021-02-12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