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在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第一、堅持男女平等原則:在分割共同財產時,雙方應有平等的權利,不能因為一方經濟收入較低、沒有經濟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給他(她)財產。
第二、堅持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則:目前我國婦女的經濟條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財產分割上適當照顧婦女和兒童的利益,給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
第三、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有過錯,不代表就會“凈身出戶”。
第四:公平原則:離婚時應清算夫妻的經濟利益,例如:夫妻雙方對家務勞動、撫養子女的付出,一方離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離異后的換病房等。
第五、尊重當事人意愿,財產約定先于法定的原則:公民有權處分自己的財產,可以多種形式處理雙方財產問題。
第六、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第七、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二、離婚時對于債務如何分割?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第1款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一般來說,夫妻雙方在解除婚姻關系時,不是簡單使締結的婚姻關系歸于消滅,還要解決孩子的撫養權歸屬問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問題、如果有債務的還要解決夫妻共同財產的債務分割問題,一般財產的分割都是按照男女平等原則進行分割的,所以此時夫妻共同債務也應當按照平等原則進行分割。
新婚姻法關于財產分割的最新規定
離婚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最新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