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曾某能于2008年5月獲得“型材”外觀設計專利權,該專利設計的主視圖呈“X”形狀,處于有效期。
2010年3月,被告深圳美術公司與五礦證券公司簽訂《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由被告承包五礦證券公司榮超經貿中心大廈48、49層的裝飾工程,采用包工包料方式。被告從市場上購買建材產品,其中一款建材產品之外觀設計與原告的專利設計相近似,落入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經現場勘驗,查明:該款產品是作為裝飾工程墻壁隔斷的建材,其無法單獨直接使用,而是必須與木板、固定膠條等其他建材進行結合、加工,固定在一起后形成一個結合緊密的整體,這樣才能實現該款建材產品的支撐、隔斷墻壁的功能;被控侵權產品安裝于裝修工程的墻板內,從外部無法被看見。
原告認為被告未經許可在上述裝飾工程中使用涉案專利產品,侵害了其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被告承擔責任。
2013年1月,深圳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在裝修工程中使用被控侵權產品應定性為專利法上的使用行為,被告使用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不侵權,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2013年9月,廣東高院維持一審判決。
【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被告的行為構成專利法上的銷售行為。理由是:被告基于履行與業主之間簽訂的裝飾工程合同,從市場上采購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后,用于其承包的施工工程,工程竣工驗收后,被告將施工成果交付給業主,業主向被告支付相應的工程款。分析被告的行為可以看出,被告先買進專利產品,然后交付含有被控侵權產品的工程成果給業主,該行為與買賣被控侵權產品無異,故被告的行為在本質上構成以銷售方式侵害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因被告舉證證明,其從市場上合法購得被控侵權產品,且主觀上為善意,故被告只需停止侵權,而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被告在裝修工程中使用專利產品,該行為既不是專利法控制的銷售行為,亦不是專利法控制的使用行為。理由是,被告從案外人處購得專利產品后,并未再銷售專利產品,而是將其用于裝修隱蔽工程,故被告沒有銷售專利產品;被告在完成裝修工程后,將施工成果交付給業主,其并未使用專利產品。故被告的行為沒有侵害原告的專利權,原告對被告的訴請不應被法院支持。
第三種觀點認為,被告的行為不構成銷售行為,被告僅僅是在裝修工程中使用被控侵權產品,該行為應被定性為使用行為,而非銷售行為。理由是:認定被告的行為屬于哪類性質的行為,應從該行為的本質出發,關鍵要看專利產品對于被告所實現的價值,如專利產品對被告而言,其實現的僅是該產品的市場價值,則應認定該行為屬于銷售行為;如其實現的僅是該產品的使用價值,則應認定該行為屬于使用行為。被告使用的是專利產品的使用價值,而非銷售價值。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不屬于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行為,故被告使用專利產品,不構成對原告專利權的侵害,原告的訴請應被駁回。
【評析】
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裝修應為專利法上的使用行為不侵權
1、外觀設計專利權控制的行為范圍
外觀設計專利是專利權人基于其智力活動而創造出的工業產品之新設計,該設計必須以產品為依托,通過工業產品之載體來表現,從而實現外觀設計與特定產品的結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谕庥^設計專利是無形的工業產品設計方案與有形的工業產品相結合的特征,法律要妥善地規制與保護外觀設計專利權,只能從調整有形的專利產品的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等環節入手。基于專利“專有權利”的絕對權性質,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除非法律有例外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外觀設計專利權人的許可,都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上述受外觀設計專有權利控制的行為,否則構成侵犯專利權。換句話說,外觀設計專利權控制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專利產品這四種特定行為,該四種行為以外的其他行為,不屬于外觀設計專利權控制的范圍。
制造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屬于專利產品向市場流通的首要環節,為了從源頭上防止專利侵權行為的發生,我國專利法對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制造行為實行“絕對保護”規則,即只要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生產制造了專利產品,除存在法定免責事由外,非法制造人將承擔停止侵權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指專利產品的所有權人通過買賣、贈與等方式,將其專利產品的所有權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就外觀設計被控侵權產品的銷售商而言,其參與市場交易的活動處于交易鏈條的下端,法律課以其保護專利權的義務與制造商不同,為保護交易的安全,專利法一般規定,當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產品的銷售商能舉證證明其銷售的侵權產品有合法來源,且主觀上為善意時,其只需承擔停止侵權的民事責任,而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2、從銷售行為的視角分析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
從民事法律的角度看,所謂銷售行為是指出賣人和買受人之間發生的一種交易行為,即出賣人將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由買受人支付相應價款給出賣人,從而實現交易雙方交易目的的行為。從本案來看,被告因與業主簽訂包工包料裝飾工程施工合同,基于施工需要而從市場上購買專利產品,并在裝飾工程的隱蔽工程中使用該專利產品,被告并沒有銷售專利產品,在完成裝修工程后,被告將施工成果交付給業主,被告的行為顯然不符合上述關于銷售行為的定性。因為被告與業主之間發生的是裝飾工程施工合同關系,該關系以交付不動產上的裝修成果并由相對方支付工程款為主要特征,這與基于銷售而發生的買賣關系存在質的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將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制造另一產品并銷售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于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但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在該另一產品中僅具有技術功能的除外”,該條是關于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特殊規定,又稱特殊條款。適用該特殊條款必須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用作零部件來制造另一產品、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在另一產品中并非僅具有技術功能(比如說該產品還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銷售另一產品。如某一行為不符合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就無適用該條款的余地。從本案來看,被告將涉案被控侵權產品作為零部件用于裝飾隱蔽工程,但從裝修好的工程中看不見該專利產品,該專利產品在裝修隱蔽工程中僅具有技術功能,而不會產生視覺效果,故被告的行為不滿足上述特殊條款中的第二個條件,因此,參照適用該特殊條款,仍無法認定本案被告的行為構成以銷售方式侵犯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另從文意解釋法來看,不滿足該條司法解釋第二個條件的行為,仍應被定性為專利法上的使用行為。
3、從使用行為的角度分析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
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制造出來后,對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加以利用的行為,從而實現該產品使用價值的行為。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方式通常包括:1.使用者可以利用專利產品以獲得其所能產生的效果;2.使用者可以利用專利產品作為手段來制造其他產品;3.使用者可以利用專利產品作為零部件來生產出其他產品。
由于外觀設計的客體是產品的外觀,看重的是產品的外觀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視覺美之感受,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有時外觀設計產品與實用藝術品很難進行區分。從本質上說,人們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時,通常僅是使用該產品的實用功能,從而實現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使用價值。我們一般說使用專利產品的功能(實現其使用價值),對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則采用欣賞其美感的措詞,我們一般不會說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美感這種表達方式,換句話說,使用行為的對象通常不大可能是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美感,而應是該產品的使用價值??赡苷腔谠撛?,我國專利法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并不控制對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進行使用的行為,使用行為并不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從本案來看,被告使用的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均為建材,二者屬于同類產品。同時,被告使用的被控侵權產品亦呈“X”形狀,經過對比,該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涉案專利設計相近似。被告使用的被控侵權產品在裝修工程中主要起到支撐、隔斷墻壁的作用。被告作為受托方,在裝修隱蔽工程中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其目的是使用該產品的上述使用功能,且裝修工程完工后,從外觀上觀察涉案的裝修工程,并不能看到被控侵權產品。如此一來,相對于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而言,本案被告的行為應被定性為專利法上的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由于我國專利法并未規定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構成侵權,因此,本案被告在裝修工程中使用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沒有侵害原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
作者:祝建軍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漏洞如何應對
2021-01-26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