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999年3月,陳某將其私有的一輛**牌汽車向其所在縣保險公司投保了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總保險金額為l10000元。11月,陳某將該車賣給個體運輸戶王某。事后,陳某委托王某到保險公司辦理批改手續,保險公司經辦人找到該車保險單存根后,給王某辦了保險證。12月該車出險,造成車損第三者人身傷害,經濟損失達19800元。王某遂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在處理此案時發現王某未辦理過戶批改手續,以此為由拒絕全數賠付損失,但考慮到王某不存在騙取保險金的圖謀,愿通融賠付其經濟損失5000元。王某不服,以擁有的保險證為根據,起訴到法院,審判結果是原告敗訴。
分析:
本案中雖然原車主(陳某)已向保險公司給該車投保了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公司又給王某辦理了保險證,但是由于沒有辦理合同過戶批改手續,根據有關法律知識該保險合同的轉讓是無效的,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付此案。理由有四:1、該保險合同的客體已隨投保人陳某的出售而自動消失,此保險合同因缺少客體而沒有法律效力。2、此案中陳某在出售保險標的時,要使該合同繼續有效,必須事先以書面形式通知保險人,經保險人同意,并對保單簽訂批注后方才有效。否則的話,保險合同從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時即行終止。3、陳某做為**牌汽車的投保方,未在出售該車給王某前書面通知保險公司,其行為已構成違約,因此,從陳某向王某出售該車起,保險公司對該車的保險責任也就終止了,無論是陳某還是王某均無權向保險公司要求給付保險金額。4、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在給王某補辦保險證時,保險公司對該**牌汽車的保險責任早已在陳某向王某出售該車時終止了。即保險公司對該車的保險責任終止在前,王某補辦保險證在后。所以,即使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在為王某補辦保險證的過程中有過錯,也不能適用《民法通則》第32條和第106條之規定,更不能因此而認定保險公司應對**牌汽車承擔保險責任。
結論:
本案的焦點是保險合同的轉讓,陳某未依法律程序轉讓保險合同,自從陳某出售該車起,陳某和王某與保險公司都不再存在機動車輛保險法律關系,對該車引起的一切經濟損失,保險公司依法不承擔任何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員工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24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