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買賣合同遲延履行是否有解除權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買受人遲延付款、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時,經催告三個月仍然未履行的,有權解除合同。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后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遲延履行致使合同違約處理
依《合同法》第120條的規定,違約各方分別按各自具體違約形態的法律后果分別向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亦即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所謂過失相抵,是指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權利人亦有過失時,法官可按過失比例將損害在權利與義務人之間進行分攤,以減輕或免除義務人賠償責任的一種制度,過失相抵最先適用于侵權法領域,而近現代大陸法系及美英法系國家的民法大都將該制度擴展到合同法領域。《合同法》之所以未規定雙方違約實行過失相抵原則,主要考慮到雙方違約情況的復雜性,加之過失相抵與雙方違約在適用方面存在三大區別:
第一、過失相抵適用于法律規定所發生的損害賠償領域,而雙方違約適用于債務不履行領域;
第二、過失相抵是互負損害賠償責任時的責任抵銷,而雙方違約的責任承擔并不限于賠償損失,還包括實際履行、強行補正及支付違約金等其他責任方式,不同責任方式之間有時并不能抵銷;
第三、在過失相抵場合,雙方過錯是導致受害一方損害的共同原因,而在雙方違約場合,雙方各自違約通常是致對方損害的單獨原因。因此,對於雙方違約的處理,應首先分清雙方各自違約的具體形態,然后據以確定各方所應負的責任,并分別由各自向對方承擔。但參照《合同法》第99條、第100條的規定,若雙方所負責任為同種責任,依其性質可抵銷的,雙方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將各自承提的責任抵銷;若雙方所負責任為不同責任,但經雙方協商一致,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并可抵觸。此外,若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個以上的多數,在雙方違約情形下,會發生更為復雜的連帶責任或按份責任,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買受人遲延付款、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時,經催告三個月仍然未履行的,有權解除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婚姻法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2021-02-19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