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沒有訂立合同的資格,沒有實際履行能力。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合同風險就是訂立合同的主體沒有訂立合同的資格,根本沒有履行能力,即通常所說的皮包公司利用出賣人的輕信,騙取出賣人的貨物。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以法人及其他組織為一方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主要表現形式為:1,訂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沒有提供法人資格證明;2,合同一方雖然提供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為副本(未年檢)或復印件,其實為偽造的證明;3,合同一方提供了正式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其實際虛報注冊資本,無實有資金,并沒有實際履行能力;4,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雖然提供了正式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因其它原因已歇業或已被吊銷營業執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公司拆遷補償款可以分紅嗎
2021-01-10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還能進行法律維權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