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貨商供貨數量弄假如何處罰(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供貨商供貨數量造假的,是屬于合同違約和詐騙的行為,購貨方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對供貨商給予治安處罰,并且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詐騙罪的詐騙行為表現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報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供貨商供貨數量造假的,是屬于合同違約和詐騙的行為,購貨方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對供貨商給予治安處罰,并且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9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