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方承擔賠償損失責任的條件
1、行為
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2、過錯
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二、合同違約金數額計算
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為了保證違約方在違約之后能夠按時賠償給自己,在一開始合作簽訂合同的時候,就應該要將違約賠償的內容擬定清楚。違約方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卻不肯承擔,受害方在這時候該怎么樣解決,不清楚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確定勞動關系依靠什么樣的事實依據
2020-11-22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