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滿后違約責任
一、案情
2000年12月4日,某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某節目組與劉某簽訂了《聘請主持人合同書》,該合同約定,甲方(即節目組)聘請乙方(即劉某)擔任大型綜藝喜劇欄目的主持人,該節目每周播出一期,每半個月錄制一次,每次錄制2期。雙方合作期限為一年,即從2000年12月19日至2001年12月19日。甲方按人民幣8000元一期向乙方支付勞務酬金,錄制一期結算一期。乙方不得借故違反合同,否則賠償甲方的經濟損失,若甲方違反合同,應賠償乙方的經濟損失。合同簽訂后,劉某共錄制節目13期,節目組按合同規定向劉某支付了13期的報酬。2001年4月初,雙方當事人因合同履行問題發生分歧,中止了合同的履行。劉某遂于2001年5月以對方違約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賠償經濟損失31.2萬元,支付精神損害賠償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二、審理結果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節目組與劉某簽訂聘請主持人合同書系雙方當事人在協商一致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內容合法有效。根據某電視臺經濟頻道承認的事實,在協議履行過程中,中止履行協議是由于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節目組的違約行為造成的。因某電視臺經濟頻道節目組不具有法人資格,其行為產生的法律責任由某電視臺經濟頻道承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第113條第1款的規定,判決:1.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共同賠償劉某經濟損失10.4萬元;2.駁回劉某要求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賠償其精神損失10萬元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服判。
三、意見
本案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法律問題:
第一,本案中合同的特點以及違約責任的承擔問題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是聘請主持人的聘用合同。根據合同的約定,合同的履行方式是分階段、分次數持續一年內履行完畢,即劉某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根據合同的要求主持節目,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組成的節目組對劉某主持的節目進行錄制并播出后,按合同確定的標準向劉某支付勞務報酬。根據合同的約定和主持節目的特點,劉某所主持的每一期節目雖然與合同約定的其應當主持的52期節目具有形式上的連續性和整體的一致性,但每一期節目的內容是不同的,且沒有內在的連續性,能夠獨立存在,具有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單獨作品的性質,因此,該合同的性質是連續性履行合同。由于合同的內容是分階段、分期限能夠單獨成立獨立完成的,合同的違約方僅應對已過履行期限而因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而導致合同未履行的合同內容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應對期限尚未屆滿的合同內容承擔違約責任。合同履行中某一階段上的違約并不影響合同的整體效力,在合同履行期限內,如果違約方同意承擔違約責任并表示愿意承擔繼續履行未到期限的合同內容,而且該要求如果能夠實現雙方的合同目的的,各方當事人應當繼續履行合同的內容,維護合同的穩定性。聯系本案,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與劉某履行合同主持節目至13期時,因與劉某發生糾紛,中止合同的履行。在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對一方當事人違約后合同是繼續履行或是解除進行約定的情況下,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要求劉某繼續履行未到期限的合同內容,但劉某拒絕繼續履行未履行完畢的合同內容,因此,劉某以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違約,應當按合同的約定賠償其尚未履行的39期節目的經濟損失31.2萬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第二,關于合同之訴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精神損失的賠償范圍限于對自然人人格權的侵害。也就是說,精神損害賠償的基礎是因侵權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給自然人的人格權利造成非法侵害,致使被侵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時,自然人可以通過司法手段來維護自身的人格利益,在要求財產賠償的同時,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在合同糾紛中,一方的違約行為給當事人一方造成的主要是財產損害,財產損害以財產形式予以彌補,受到損害的一方足以得到補償。合同履行過程中,如果一方當事人交付的合同標的存在瑕疵,致人人身或財產損害時,可能出現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責任競合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基于合同的違約責任要求合同相對方當事人承擔違約賠償責任;也可以基于因合同一方當事人交付的合同標的物存在瑕疵而造成人身及財產損害的事實,按侵權責任要求另一方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只有以侵權主張賠償時,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審判實踐中,通行的做法也是將精神損害的賠償限于侵權之債中。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法律規定,都認為違約責任的賠償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有少數國家雖然在違約責任中規定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應當以侵權賠償的方式主張精神賠償。本案中,廣播電視臺、某電視臺經濟頻道組成的節目組雖有違約行為的存在,但劉某并沒有舉證證明被告違約行為給其造成的人身損害及后果。在合同之債中并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因此,法院不能支持劉某主張賠償其精神損失10萬元的要求。
合同到期的違約責任要看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如果合同到期的時候互不相欠那么是不會存在違約責任的,如果合同到期之后也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有可能就涉及到違約責任了,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