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法》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1)條文中的“退貨”,是解除后的違約責任。在解除后,原法律關系(一般是買賣關系)的給付消滅,取而代之的是救濟法律關系。買賣合同的救濟法律關系是復合法律關系,包括兩個單一法律關系,一個是買受人為給付(退貨)的單一法律關系,另一個是出賣人為給付(退錢)的單一法律關系。
(2)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是不解除合同時的違約責任,原給付仍然保持。救濟法律關系中的給付(修理、更換、重作),是為了保障合同法律關系的給付效果;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是為了保持對價的公平性。
2.《合同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是不解除合同而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這里的賠償損失(責任),是法定救濟關系中的給付義務。
3.《合同法》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該條包括不解除的違約責任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
4.《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1)約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意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法定違約金的給付義務,存在于法定救濟法律關系之中。
(2)違約金分為不履行的違約金、遲延履行的違約金、瑕疵履行的違約金。不履行違約金為合同解除之后的違約金,后兩種違約金是不解除時的違約金。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辦案期限合法性進行監督嗎
2020-11-26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