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像權侵權的法律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準。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對于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準為標準。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侵犯肖像權的損失一般為精神賠償。最高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肖像權侵權認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贏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肖像權是每個人都有的,使用別人的肖像進行賺錢是需要經過當事人的同意,如果當事人并不知道此事,屬于侵權行為,需要立即進行侵權行為,然后給當事人進行道歉,如果給當事人帶來嚴重損失的情況下,需要根據當事人實際損失進行物質賠償。
應該怎么告侵犯人的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侵犯肖像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土地流轉后中途能否增加土地租金
2021-02-14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房屋拆遷到底是怎么補貼的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