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出讓土地使用權收取的出讓金并不是收益,是土地使用人向國家支付使用土地的費用,70%的土地出讓金用于地方的耕地開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五條?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于耕地開發。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特點
1、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
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依照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的,政府作為合同中的出讓人,與用地人即合同中的受讓人地位平等,只有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出讓合同才能成立。政府雖在合同中表達國家意志,但國家意志在合同中僅僅是土地所有人的意志,對他方并不具有強制性。沒有受讓人的同意,國家的單方意志不能成立合同,也不能對他人產生約束力。出讓合同確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由出讓人和受讓人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共同簽訂的。當事人任何一方違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義務,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民事合同。
2、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目的在于設定不動產物權。
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是為了在特定的土地上取得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政府簽訂出讓合同是為了使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權能發生分離,由受讓人在支付出讓金的前提下,獲得部分土地所有權權能,實現用益目的。所以,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僅是民事合同,還是民事合同中的物權合同。
3、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一種要式合同。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6條規定:“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币虼?,只有在按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后才發生土地使用權轉移的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出讓土地使用權收取的出讓金并不是收益,是土地使用人向國家支付使用土地的費用,70%的土地出讓金用于地方的耕地開發。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