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一些矛盾,可能會出現乙方謾罵另一方或者說乙方對另一方大打出手,以上的行為都稱為人身攻擊,如若情節嚴重是會構成犯罪的,那么人身攻擊法律怎么制裁呢?下面大家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達到輕微傷的,一般按治安處罰,同時賠償對方的醫藥費、誤工費、交通費等損失;達不到輕微傷的,賠禮道歉,賠償醫藥費、誤工費等嘗粻佰救脂嚼拌楔飽盲費用。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法內規定有侮辱罪和誹謗罪 而侮辱罪和誹謗罪是兩個犯罪構成不同的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二者的區別是:
(1)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構成侮辱罪的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民事侵權的侮辱行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1款規定,僅限于“造成一定影響”的侮辱行為。
(2)行為的對象不同。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權侮辱行為的對象可能為法人。《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2款規定:“以書面、口頭形式詆毀、誹謗他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侮辱法人的名譽可以構成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侮辱罪。
(3)對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權的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也有過失。即民事侵權行為人只要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了對他人人格、名譽的損害,就應承擔名譽侵權的法律責任。 一般侮辱違法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侮辱他人的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一般侮辱行為,情節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條規定,對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從上文中知道人身攻擊有很多種情況,其中謾罵和侮辱他人將有可能構成謾罵罪和侮辱罪,對他人進行毆打嚴重者可拘留并罰金。不管哪種情況都是大家不愿意發生的,在與他人相處時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心平氣和的解決。
人身損害訴訟管轄法院是什么
人身損害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人身損害司法鑒定費用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