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有什么意義?
一、農民可以獲得股份分紅權利
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之后,農民如果再要種地的話,可以進行承包,也可以到合作社進行打工,來獲取收入,當然是勞動力的收入。如果合作社經營的比較好的話,農民們還有股份分紅的權利。
二、土地入股后農民可享有政策性補貼
如果土地入股之后種糧食,現在我國還有政策性補貼,按照現在的改革精神,收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原有承包地的,另一部分是作為新型主體或者新型經營者的,農民入股之后,也可以獲得屬于自己的承包地的那一塊收入。
三、土地入股后可以發展增值產業
加入股份合作社在當前糧食價格不是很有力、糧價下行壓力比較的情況下,農民把土地變成股份,可以有效的規避風險,土地入股合作社之后,還可以發展一些增值產業,延長產業鏈,爭取附加值,這些收入可以股份分紅的形式來讓參與的農民來分享。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讓農民參與到土地合作社當中,參與“分紅”,實際上就是把土地經營權流轉給合作社來統一經營。對農民增收有實際意義。
土地入股存在哪些風險?
一是規模風險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模到底要有多大,規模的大小影響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邊界在哪里?這又涉及到與人打交道,更為復雜。
二是市場風險
無論內股外租型還是自主經營型抑或是內股外租+自主經營型,產品都會受到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如果農民沒有收益,肯定合作不起來,土地股份合作社也發展不起來。
三是收益風險
目前,多數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方面向入股農戶承諾保底分紅數額,一方面再與承租者簽訂出租協議。如果承租者出現虧損而無法支付租金,合作社將難以兌現保底分紅。
四是治理風險
“內部人”控制容易使得股東(代表)大會、監事會形同虛設,合作社做不到一人一票,造成社員之間不能做到同心同力,影響社員之間的合作。
五是“政社合一”風險
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合作社須有獨立的名稱、住所、出資方式和數額,與村行政組織之間必須完全脫鉤。
村領導常常要兼顧合作社具體管理事務,合作社的經費開支有時也從村行政費用中列支,短期內難以做到真正的“政社分開”。
土地入股效益是好的,但在入股時也存在以上五大風險。所以農民在進行土地入股時要加強防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妻子單方終止妊娠,是否構成對夫生育權的侵害
2021-03-22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