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在家庭內發(fā)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為,包括毆打、家庭中對女童的性虐待、強奸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婦女的傳統(tǒng)習俗、非配偶的暴力行為和與剝削有關的暴力行為”。
家庭暴力是對婦女人權的侵犯,是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會公害,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家庭范圍,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反對和消除家庭暴力是一個國家應負的責任,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在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到來之日,律師給出了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手段
許多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婦女受"家丑不可外揚"觀念的影響,不愿意投訴;也有許多婦女是懾于施暴者的威脅恐嚇,不敢求助,習慣逆來順受、委屈求全。據(jù)調查,施暴者就象吸毒上癮一次,往往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當您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的時,就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對家庭暴力堅決的說"不"。
婦女遭受家庭暴力一定要選擇正確的維權手段。根據(jù)《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衛(wèi)生部、全國婦聯(lián)等七部委聯(lián)合制定的《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發(fā)布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等相關規(guī)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如下維權途徑:
1、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2、對于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婦女應當及時撥打"110"報警,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3、施暴造成受害婦女輕微傷的,可以要求公安機關給予施暴方治安管理處罰,如警告、罰款、拘留。
4、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婦女可以家庭暴力為由要求離婚,在離婚時獲得包括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在內的離婚損害賠償。
5、對于已構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為,受害婦女可以依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對于暴力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受害人或其近親屬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對于被害人因受強制、被恐嚇等原因不能告訴或者由于年老、患病、盲、聾、啞等原因不能親自告訴,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代為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yǎng)權
2020-11-17贍養(yǎng)協(xié)議和經濟協(xié)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涉外撫養(yǎng)權糾紛
2021-02-04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2-07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企業(yè)股東簽競業(yè)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