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span>
事實上,不少消費者都缺乏這樣的自我消費安全意識。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后,沒有第一時間聯系商場負責人、也沒有報警,而是事后才要求商場賠償,這就讓商場有了“話柄”:消費者摔倒后沒有及時與商場聯系,當時情況商場并不知情,也無法得知消費者究竟是不是在商場里摔傷的。
同樣,商家如果沒有及時保留現場證據,在面對消費者的一些無理要求時也會很被動。因為如果是消費者本身存在重大過錯的話,商場可能只要承擔部分責任、甚至可能不承擔責任;因此商場應該第一時間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分清雙方責任。
相關法律依據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第2款規定,“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比绻虉鑫幢M到安全保障義務,致使顧客在商場滑倒,造成顧客人身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8條的規定承擔責任,根據該條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由此可見,顧客因在商場內滑倒受到損害,商場經營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商場設施設計不科學不完善導致消費者摔傷,應當向顧客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相關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綜合上面的介紹,在商場摔傷要及時醫治并舉報,保存好相關證據以便索賠。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商場摔傷應及時舉報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