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賠償幾倍?
1、 造成人身、財產或其他損害是否是十倍賠償的前提
首先,從立法本意和社會效果來看,食品安全法宗旨在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果以造成了生命或財產等其他損害后果為前提,將不利于維護市場良好秩序、懲治制假售假者的目的實現,有悖立法初衷。其次,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實際上是支付了代價而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回報,已經受到了價款損失,該損失應屬于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中的生產者、銷售者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因此,只要有了制假售假的行為,就對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環境造成了影響,即使沒有造成其他損害后果,也可以支持十倍賠償。
2、 “銷售者明知”的認定
在銷售者和消費者的地位明顯不對等的情況下,如果要求消費者舉證證明銷售者明知,是非常困難的。2007年施行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五條就明確規定:“銷售者必須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并建立產品進貨臺賬,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進貨臺賬和銷售臺賬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對食品經營者的此項特殊義務,2009年6月1日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條再次予以明確規定。由此可見,銷售者有檢驗產品是否合格以及審驗供貨商的義務。如果銷售者不能舉證證明其履行了上述義務,則可推定其“明知”。因此,此處銷售者明知應采取舉證責任倒置,即由銷售者舉證證明自己不知,否則推定其為明知且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3、 “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認定
我國現行法對工商執法、刑事犯罪領域的食品安全標準均有規定,但對民事訴訟中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該由誰鑒定、程序如何,卻沒有具體規定。因此,從保護消費者和市場經濟秩序角度出發,該標準應做擴大解釋,消費者只要提供證據證明是假冒偽劣產品,即推定其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對其十倍賠償的要求應予支持。如果生產者或經營者要對抗這一主張,需舉證證明其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二、最新假冒偽劣產品賠償的法律法規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五十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消費者的各項權益也都會受到消費者協會的保護,其中就規定了如果經營者銷售了制造了假冒偽劣的產品后,不僅會給消費者的權益造成危害,同時也不利于經濟社會的治安和秩序,所以在出現了此類情況后,經營者要支付一定的賠償費用給消費者,一般會賠償商品的價款一倍以上。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