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第三十二條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制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本條是對繼續賠償的規定,也就是對一次性賠償超出規定期限賠償權利人仍然生存的,適當延長期限作出的規定。下面,交通法律咨詢的小編以及法律援助在線咨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對于賠償義務人給付賠償權利人的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這一規定過于剛性,使得賠償權利人的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超過給付年限后繼續發生的費用,往往得不到保障。本條賦予了賠償權利人就賠償期限屆滿后再次起訴的權利,使得按二十年計算相關損害賠償金的定額化賠償方式的不利因素基本上被消除。
繼續賠償案件中,應當注意以下規則:
(一)請求繼續賠償的賠償項目具有特定性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的規定,只有賠償權利人對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殘疾賠償金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對此,必須嚴格適用這一規定,不得對繼續賠償的適用范圍無限擴張。
護理費,是指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后,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所產生的受害人因行動不能自理、需要有人進行護理的支出。這種支出,也是侵害健康權所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后果,是人身損害的財產損失。雖然在先前可能對受害人的護理費進行過賠償,但先前的護理費與此護理費是有所不同的,對此依然應當賠償。繼續賠償的護理費與常規賠償中的護理費的不同,主要在于常規賠償中的護理費在先前已經確定,是實際發生的,而繼續賠償的護理費,是在最初無法確定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害人在原先的賠償基礎上仍然無法獲得完全救濟,需要再次進行賠償,對有繼續護理必要的受害人所作的賠償。兩者在賠償的時間上也是不同的,常規賠償中的護理費的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或者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而繼續賠償中的護理費,只能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輔助器具費,實際上就是殘疾輔助器具費,雖然在常規賠償中已經對殘疾輔助器具費進行過賠償,但有的受害人因為殘疾可能終生需要殘疾輔助器具,因此先前對此的賠償未必能完全滿足受害人的需要,這就使得對受害人的繼續配制輔助器具的費用進行賠償成為必需。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對繼續配制輔助器具的費用進行賠償,對保護殘疾受害人十分有利,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舉措。但是法院在具體審理請求賠償繼續配制輔助器具的費用案件中,應當注意繼續配制的確實需要,不能對一些不必需的配置費用進行賠償。
殘疾賠償金,是由于人身損害造成受害人殘疾,致使勞動能力部分喪失或者全部喪失,所造成受害人正常收入的減少或者喪失。對于這種損失在常規賠償中已經進行過賠償,但是殘疾受害人可能在超出給付賠償金的年限后,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對此時的受害人還有進一步賠償的必要,這就是繼續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賠償。繼續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與常規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是有區別的,前者賠償的時間在超出給付賠償金的年限后請求,而后者是在受害人受到損害后請求;在賠償的時間上也有所不同,繼續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賠償五至十年,而常規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對于賠償權利人就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繼續給付的請求,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給付五至十年后賠償權利人還依然存在的,而且還需要繼續護理、配置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是否可以再次起訴請求賠償,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沒有規定。理論界與實務界大多基于侵權賠償法的原理,認為應當允許,只要損害存在,賠償權利人請求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權不應受到次數的限制。
(二)請求繼續賠償的時間上具有特定性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繼續賠償必須是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后,才能請求。在此之前發生的這些費用還適用常規賠償處理,不存在發生繼續賠償的可能。
對于“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如何認定?我們認為這取決于賠償權利人在受害后向法院提起的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中的決定,法院在審理時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結合受害人的具體情況作出確定,并非這些條文中確定的最長二十年為本條中的給付年限。例如,法院在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可能根據第二十六條及受害人的具體情況,確定受害人的殘疾賠償金的給付年限為十八年,那么在十八年后,如果受害人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依然可以向法院請求判決賠償義務人向其給付五至十年的費用。
(三)請求繼續賠償必須存在確需性
繼續賠償不是隨便可以請求的,應當存在確需性,才可以請求。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的規定,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為殘疾受害人確需繼續護理;二為殘疾受害人確需配制輔助器具;最后為殘疾受害人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只有在這三種情形下,才對殘疾受害人進行繼續賠償。
(四)請求繼續賠償的賠償方式上具有特定性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人身損害賠償規定了兩種賠償方式,即一次性賠償方式與定期金賠償方式,前者就是賠償義務人一次性向賠償權利人支付一筆金錢,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消滅;而后者是按照一定的標準,賠償義務人分期向賠償權利人支付賠償金,直至賠償權利人死亡時止。由此可見,在定期金賠償方式中,不存在適用繼續賠償的可能,只有在適用一次性賠償時才會出現繼續賠償的可能。這也決定了在繼續賠償中,對賠償權利人給付五至十年的有關費用,也必須采取一次性給付賠償金的方式,不能適用定期金賠償的方式。
在人身損害賠償中,不僅一次性賠償的方式與定期金賠償的方式存在差異,而且即使一次性賠償方式加上繼續賠償的方式,也不能等同于定期金賠償方式,這一點需要注意。繼續賠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按二十年計算相關損害賠償金的定額化賠償方式的不利因素基本上被消除,但這種不利因素依然會存在,這也說明在進行人身損害賠償時適用定期金賠償方式的優越性。
(五)繼續賠償的賠償期限具有特殊性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的規定,繼續賠償的賠償期限為五至十年,這不同于前述對護理費和殘疾賠償金最長二十年的賠償期限。人民法院在處理人身損害繼續賠償的案件時,應當準確理解這一規定,只能在五至十年的區間內確定具體繼續賠償的期限,不能超出這一區間。同時,應當考慮殘疾賠償權利人的具體情況,對因殘疾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應當在五至十年的區間內確定接近十年的繼續賠償期限。
更多法律咨詢可登陸律霸網進行免費法律qq在線咨詢。或撥打律霸網法律免費咨詢電話:400601270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是否阻斷工傷認定期限
2021-02-09新農村建設,不愿意拆遷的該怎么處理
2020-12-01土地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1-01-19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