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高中中學小學,早在幾十年前就有, 近些年由于網絡發達,媒體比較發達 ,有不少人喜歡上傳社會事情,上傳者多了起來,所以大家網上發現的線索就多了起來。校園暴力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 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僻靜處。 原來媒體不發達時候,校園暴力,發現超多。
近些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輕視法制與規則教育,忽視生命、尊重與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國家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在欺凌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近期校園暴力頻發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并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二、校園暴力怎么處罰?
1、感化教育
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學生,《意見》強調,必須依法依規采取適當的矯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
2、轉入專門學校就讀
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應登記在案并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
3、構成犯罪的依法進行行政、刑事處罰
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學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置,區別不同情況,責令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或者給予相應的行政、刑事處罰,特別是對犯罪性質和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后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對校外成年人教唆、脅迫、誘騙、利用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行為,必須依法從重懲處,有效遏制學生欺凌和暴力等事件發生。
4、造成損害的承擔民事責任
校園暴力是應該受到禁止的,構成犯罪的應按刑法的規定處理,未構成犯罪的也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于未成年人的校園暴力,家長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學校有過錯的,也需要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拆遷補償安置新條例有哪些
2021-02-08拆遷安置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軍運會農村拆遷有何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