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朱某與洛陽市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對樓層系數、安置面積、還原面積等都進行了約定,且經洛陽市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朱某于2015年9月交付了房屋差價款。
2016年1月,在辦理房屋入住手續時,朱某得知本來應安置給自己的房屋606室已被賣給他人,而自己被安置在了7樓。雙方發生爭議,朱某起訴,法院經審理查明后判決朱某勝訴。
案件分析:
拆遷當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則簽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無論是拆遷人,還是被拆遷人,都應當積極履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屬于民事合同,依法簽訂的民事合同受法律保護。本案中,拆遷人將約定的安置房賣給第三人,違反了誠信原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提醒:
為了防止拆遷人簽訂補償協議之后違約,建議被拆遷人選擇現房安置或者貨幣補償的方式。如果被拆遷人選擇了現房安置,拆遷人違約的,被拆遷人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法律法規:
針對這個問題,我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合同法》、《民法通則》有如下規定:
1、被拆遷人作為拆遷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有權利與拆遷組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2、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以后,沒有法定的可撤銷或者無效的情形,不得隨意反悔。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13條規定,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條例中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安置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人和被拆遷人之間簽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法律性質上屬于民事合同范疇,應遵循《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若沒有法定的可撤銷和無效事由,則屬于有效合同,雙方應按照協議的約定履行,不得隨意反悔。
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合同法》第54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的拆遷補償協議可以撤銷或者變更:
1、重大誤解:因為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顯失公平:如果拆遷當事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顯失公平,拆遷當事人的任何一方都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