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給他人起外號不算侵犯人格權益,但構成了侵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從法律上來講,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當然,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比如說筆名、藝名等等。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享有姓名權的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二、侵犯姓名權的表現有哪些?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以上就是給他人起外號行為的侵權認定,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應當首先對侵權的證據進行搜集處理,涉及到侵權行為的處理應當以法律的手段來進行維權,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合法的界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姓名權和名稱權有哪些區別
姓名權立法解釋是怎樣的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有哪些
2020-12-26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