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好意施惠是什么意思?
好意施惠是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關系,旨在增進情誼的行為。好意施惠的行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債的關系與好意施惠關系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負法律上義務的意思。
二、相對人無給付請求權
好意施惠關系并不是合同關系,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不產生債的關系,當然也就不發生給付請求權。如甲答應乙于某日順路搭乘其車去A地,乙不因此取得要求甲載其去A地的請求權。 2、好意施惠的施惠者不為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對相對人所受損害,不負不完全給付的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否應負侵權責任則應視具體情形由個案予以認定。
(1)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過失應就個案進行合理認定。如讓親友搭乘順車,施惠人駕車違規發生車禍致搭車人受傷,仍應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的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有觀點認為,好意施惠屬于“無償”,應于施惠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負損害之責。王澤鑒先生認為:好意施惠關系,尤其是在搭便車的情形,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王先生的觀點值得贊同。
(2)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并未侵害他方權利,僅因其不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致對方受“純粹經濟上損失”,如乙未依“約定”叫醒甲,致甲未能在A站下車,為此甲支出了額外費用,乙對甲支出的額外費用不承擔責任。但乙若故意未叫醒甲,致甲受“純粹經濟上損失”,應承擔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的侵權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好意施惠行為的法律效力是非常有爭議的,但法律上也明確認可了好意施惠的存在性,所以在對相關案件進行判罰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是否是屬于好意施惠造成的損害,并按照規定的標準來賠償相關法律責任。
替人保管是否構成好意施惠
執行好意施惠能否減輕責任?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拆遷安置房買賣需要交遺產稅嗎
2021-02-23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與補償標準暫行辦法
2021-02-25廣州舊城改造6年后重啟 改造范圍達30萬平米
2021-03-26村委會有權簽訂補償協議嗎
2021-03-212020年舊城改造拆遷補償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1-01-31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