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過錯責任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占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有哪些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依據上述規定以及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損害的發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規定由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歸責原則;它是一種基于法定特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其目的在于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有效彌補受害人因特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它與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共同構成現代司法制度中侵權民事責任的三大歸責原則。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存在過錯都推定其有過錯,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在適用該原則的時候,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也就是說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不過也要注意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也存在免責的情況,但此時免責的條件由法律規定。
無過錯責任免責事由是怎么規定的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轉包的法律后果如何
2020-12-29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