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述
張家村位于遼西凌河西岸,該村范圍內的凌河邊處有一片河灘荒地、林地,一直由村委會行使管理權。2005年4月,張某與村委會簽訂了承包合同,村委將凌河邊處一部分荒地、林地發包給張某。合同約定的承包期限30年,自2005年4月1日至2035年4月1日;承包權可以繼承給后代經營;原有林木由張某負責看護。合同第5條還約定,在承包期限內如遇國家征收或者政策變化不能繼續承包的,補償費按國家政策辦理。合同簽訂后雙方按照協議履行。
2015年6月,縣水利局為加強凌河治理,發布收回公告,張某承包的荒地、林地在收回之列。對該地塊,政府支付張家村土地補償費60余萬元,地上物補償費5萬余元。村委會除地上物補償費支付給張某外,土地補償款收歸村委會所有。張某通過上訪、信訪主張土地補償款,但一直未果,張某打算依法起訴維權,但不知法律對此是怎樣規定的。
德凱說案
除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其所有外,張某可依法主張兩項權利:退還尚未到期期間該地塊的承包費;有權適當分得補償款。
《民法通則》第11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由于上級機關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另一方賠償損失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再由上級機關對它因此受到的損失負責處理。張某的承包合同期限到2035年,因政府回收,導致該合同尚有17年期限不能履行。而承包費損失是最直接的,應當予以退還。
《土地管理法》第58條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遼寧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第43條2款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具體補償標準由各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
本案河灘荒地、林地系國家所有,雖然多年來一直由村委會管理使用,但這種使用不能改變國有性質。那么,依據上述規定,國家收回由農民集體使用的共有土地,其土地補償費應當支付給農民集體和該土地的經營承包權人。具體應給張某多少補償費,人民法院會根據本案具體案情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涉及的爭議地塊屬于國家所有,如果村民承包村集體林地,則土地補償款應歸承包經營權人所有。(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試用期不簽合同誰吃虧
2021-02-02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