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關于名譽權的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2、《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4、《民通意見》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綜上所述,我國很多法律法規都對名譽權做出規定,在這些規定中,主要涵蓋兩大方面,公民名譽權受到保護,侵犯名譽權的后果和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侵犯名譽權是在民法調整范圍內,當然,對方惡意誹謗侮辱的,造成嚴重后果可能觸犯刑法。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判決后保釋金什么時候歸還
2020-11-28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