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國家領導人會以什么罪名來進行判刑?
誹謗國家領導人被判處誹謗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誹謗罪與其它罪名的界限
1、本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
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
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本罪與侮辱罪的界限
這兩種犯罪所侵犯的客體,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不同之處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進行,而誹謗則必須是捏造事實。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為,而誹謗則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當著被害人的面進行的,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3、本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針對特定對象,采用捏造事實的手段實施的。不同之處在于:
(1)所捏造的事實內容不同。誣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實,誹謗罪捏造的是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
(2)行為方式不同。誣告陷害是向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告發,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3)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的意圖是使他人受刑事處分,誹謗則是意圖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
(4)追究方式不同。誣告陷害罪是公訴案件,誹謗罪只有在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影響國家利益的情況下是公訴案件外,一般均為自訴案件。
4、誹謗是否構成誹謗罪的界限
區分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
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綜合上面所說的,誹謗罪一般就是用不合法的言語來侮辱他人或者是用不實的語言來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很大的傷害,這種行為就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按照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處罰,這樣才能讓受害者得到該有的權益。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多少年算事實婚姻
2021-02-23定金合同屬于實踐合同還是諾成合同
2021-03-06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