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離婚沒有要撫養費怎么辦?
離婚的時候沒有要撫養費用,那么隨時可以要求對方支付撫養費用,主要以協商為主,協商不成的去法院起訴。
現行《 婚姻法 》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二、《婚姻法司法解釋(一)》 第二十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第二十一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10、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并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準許。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12、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讀的;(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對于離婚的雙方當事人來說,他們所關注的焦點就是是否能夠在法律當中解除這種夫妻關系,所以可能當時對于財產分割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是事后發現財產更淡定的問題,撫養費用的支付同樣也是如此,日后發現撫養費用過高或者過低時,可以要求進行相應變更。
什么情況下可以不給撫養費,撫養費必須給嗎
2020年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撫養費給付期限是多久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享受娘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