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無效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該條是否說明承租人就無權轉租呢?法律如此規定其本意是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賦予出租人享有解除合同選擇權。為了防止承租人在未經出租人同意的情況下,利用租賃物轉租漁利,攪亂市場價格;也為了防止承租人利用租賃物進行非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租賃合同轉移的是租賃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承租人取得租賃物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收益,所以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依租賃合同取得租賃物后,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出租人不得進行不當干涉。所以承租人進行轉租,是取得收益的一種方法,也是在租賃合同目的范圍內應有的權利,不應該加以否定。所以應當認為出租人與承租人在未對租賃物是否可以轉租時,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轉租,并不屬于無權處分,而是正當行使收益權,轉租合同應為有效合同,僅出租人才享有解除其與承租人租賃合同權利。只有出租人與承租人已經明確約定承租期內承租人不能轉租時,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轉租,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本質上為惡意,屬違約行為,才屬于無權處分行為,出租人不予追認,轉租合同才為無效合同。
對于我國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未征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合同法》的解釋(二)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上規定為以法律和行政法規為依據。因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屬國務院部門規章,其性質是行政管理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