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無效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該條是否說明承租人就無權轉租呢?法律如此規定其本意是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賦予出租人享有解除合同選擇權。為了防止承租人在未經出租人同意的情況下,利用租賃物轉租漁利,攪亂市場價格;也為了防止承租人利用租賃物進行非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租賃合同轉移的是租賃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承租人取得租賃物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收益,所以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依租賃合同取得租賃物后,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出租人不得進行不當干涉。所以承租人進行轉租,是取得收益的一種方法,也是在租賃合同目的范圍內應有的權利,不應該加以否定。所以應當認為出租人與承租人在未對租賃物是否可以轉租時,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轉租,并不屬于無權處分,而是正當行使收益權,轉租合同應為有效合同,僅出租人才享有解除其與承租人租賃合同權利。只有出租人與承租人已經明確約定承租期內承租人不能轉租時,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轉租,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本質上為惡意,屬違約行為,才屬于無權處分行為,出租人不予追認,轉租合同才為無效合同。
對于我國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未征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合同法》的解釋(二)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上規定為以法律和行政法規為依據。因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屬國務院部門規章,其性質是行政管理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朋友間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