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無效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該條是否說明承租人就無權轉租呢?法律如此規定其本意是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賦予出租人享有解除合同選擇權。為了防止承租人在未經出租人同意的情況下,利用租賃物轉租漁利,攪亂市場價格;也為了防止承租人利用租賃物進行非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租賃合同轉移的是租賃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承租人取得租賃物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收益,所以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依租賃合同取得租賃物后,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出租人不得進行不當干涉。所以承租人進行轉租,是取得收益的一種方法,也是在租賃合同目的范圍內應有的權利,不應該加以否定。所以應當認為出租人與承租人在未對租賃物是否可以轉租時,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轉租,并不屬于無權處分,而是正當行使收益權,轉租合同應為有效合同,僅出租人才享有解除其與承租人租賃合同權利。只有出租人與承租人已經明確約定承租期內承租人不能轉租時,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轉租,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本質上為惡意,屬違約行為,才屬于無權處分行為,出租人不予追認,轉租合同才為無效合同。
對于我國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未征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合同法》的解釋(二)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上規定為以法律和行政法規為依據。因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屬國務院部門規章,其性質是行政管理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20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