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從一出生以后就已經習慣了在爸爸媽媽的撫養和照料下成長,所以他們不會想象到有少部分特別不幸運的孩子,其實法定監護人是在不斷的更換的過程當中長大的。有些孩子從小就是今天在爺爺奶奶家住兩天,或者明天就又得到姑姑家住兩天的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有些時候法定監護人也必須要進行更改,那么,在我國規定應該怎樣更改法定監護人?
在我國規定應該怎樣更改法定監護人?
監護的設立即監護人的選任。對此,存在四種方式:
(一)法定監護
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應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的,按順序應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二)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權指定監護人的單位、組織的指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監護有兩種情況: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時,有關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
2、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在以指定監護方式設立監護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撤銷原指定的判決,如果原指定被判決撤銷,人民法院應另行指定監護人。
(三)委托監護
委托監護是指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
在委托監護的情形,除有特別約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在教育機構或醫療機構監管期間致人損害的,如果有關機構對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四)遺囑監護
遺囑監護是指被監護人的父母用遺囑為其指定監護人。
遺囑監護的成立應具備三個條件:
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監護人;
2、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異議;
3、該指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并對被監護人并無不利。
其實更改法定監護人一共是分成以上四種狀況的,我們根據法定監護人更改的實際原因直接到派出所去辦理相關的變更手續,一般情況下的法定監護人的更改都是直接按照順序進行就行了,比如說父母去世以后,那就由祖父母擔任孩子的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