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照顧孩子的起居、輔導學習。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侵害孩子的合法權益,我國民法總則中規定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那么,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做個具體了解。
一、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怎么辦?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前款所列行為,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六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綜上所述,既然是監護人,父母就應該負起責任,父母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被監護人其它親屬可以要求變更監護人,取消父母的監護資格。造成損失的,父母還得賠償被監護人的損失。在沒有合適監護人的情況下,法院可以指派街道辦或者居委會做監護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