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偷拆,信訪真的有用嗎
根據我國《信訪條例》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負責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第十四條?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第十六條?信訪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等的相關規定可知,信訪部門具有受理信訪,轉達信訪事項的職能,但不具備解決法律問題的職能,被征收人想通過信訪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實際上是解決不了現實問題的。
故此,信訪是一條解決群眾問題的途徑,但不是解決任何法律問題的途徑。
通過法律途徑救濟勝過信訪維權,理由如下:
1、信訪維權周期長。等信訪無果再尋求法律途徑維權時會發現很多行政行為已經過了提起復議或提起訴訟的法定期限,失去了勝訴權利。舉個例子:很多被征收人以為不簽補償協議,拆遷方就不敢拆房子,但根據法律規定,被征收人在確定簽約期限內與政府部門達不成補償協議,就由政府部門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也就是說被征收人不簽安置補償協議,又不啟動任何法律程序的(信訪不屬于法律程序),拆遷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強拆,司法強拆在我們國家是合法的,以為不在安置補償協議上簽字,拆遷方就不敢拆房子的想法是錯誤的!
2、信訪維權效果差。因為信訪部門受理的群眾問題,不能包括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因此,信訪部門不會因為上訪而主動啟動法律程序。信訪一般涉及面廣,如果有百姓上訪,政府就出面解決問題,那么上訪的人將會越來越多,走法律程序的人越來越少,嚴重危害國家司法秩序,從這個層面來說,政府亦不會輕易在信訪方面打開方便之門。
3、越級信訪、大規模信訪等不利于社會和諧,易引發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等刑事案件。
最后提醒被征收人,在政府部門張貼征收公告以及安置補償方案時注意收集證據、向專業律師咨詢政府征收方面的法律問題。在征收補償決定發放下來時,如果對征收補償決定不服就及時采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要錯過最佳維權時機。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