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的相關知識
憲法層面上關于征收和征用公民財產有明確的規定,應當給予補償.但是在具體的實際法律運作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
目前國有土地征收方面法律上的保障相對完備,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法律問題還處于利益博弈的階段,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央是否愿意讓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的問題。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國家層面上不同意讓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是導致征遷矛盾最根本的原因。
征遷問題異常復雜,千頭萬緒,本文僅從法律層面上對集體土地使用權征遷過程中的補償問題作一探討。
某公司從辦廠到現在近二十個年頭,企業目前處在較好的發展階段,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必然會從整體層面上對產業布局進行調整,然后企業面臨搬遷問題,在搬遷補償談判中經常需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用地是通過租賃的方式從農民手里拿過來的,這種通過租賃方式拿來的土地是否應予補償?
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地方政府的做法是不予補償,理由是:用地不合法,沒有辦理相關法律手續和取得權屬憑證。但是這樣一種理由政府部門答復起來也不是那么有底氣,原因在于:
1、物權法規定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既然是一種財產權利,那么它必然體現一定的財產價值,征收征用也就必須對此種價值進行補償。
2、關于企業用地和政府對土地進行管理上存在很多需要從歷史遺留方面進行看待的問題。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企業用地必須使用國有建設用地(集體企業除外),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在實踐中往往默許企業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取土地,這種現象較為普遍,在這種情形下,地方政府單純以法律規定上的思維一律拒絕企業的補償要求明顯不具有公允性。
3、企業是否辦理了土地審批手續和取得權屬證書也不是絕對性和唯一性的評判依據。是否取得批準手續其實是一個行政管理方面的問題,沒有相關手續并不能必然推出用地違法的結論,尤其是在政府默許的情況下。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理由,筆者還是認為地方政府在關于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補償問題上本著實事求是和歷史眼光來解決相關爭議。集體土地所有權補償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集體土地使用權價值應當補償給用地單位,才是合法和公允的解決辦法。
使用權的定義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和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很多的國家補償,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農民的利益有事比我們城里人的利益還好,所以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