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商品房買賣時,業主都會涉及到公攤面積。那么當房屋拆遷時,拆遷單位會對公攤面積進行補償嗎?應該怎么進行補償呢?下面小編以《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為例為大家詳細介紹。
公攤面積如何補償
房屋征收補償金的標準直接關系著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從以往情況來看,也是多數土地征收矛盾產生的根源。為此,《條例(草案)》著重進行了規范。記者了解到,國務院《征收條例》規定了房屋征收補償的最低標準,要求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自2006年以來,針對房價趨高的現實情況,依法確立并執行了以“就地房屋補貼”作為基準的補償標準,以“拆遷區域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作為結算補償金的標準,并規定了25平方米的住房保證面積、10平方米的住房改善面積以及45平方米的有償改善面積,在當時較好地保障了被拆遷人的居住權益、改善了其居住條件,得到了社會的認同。但是近幾年來,房屋征收基本上為征收多層、補償高層,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一般遠遠大于多層住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被征收人居住條件的改善。在調研中,市民對這一問題反映比較強烈,而且,實踐中進行的房屋征收項目,也都在具體工作中通過不同方式,增加一定的面積補貼。
基于以上情況,按照保持政策延續性、保證補償標準不降低并適當改善的總體思路,《條例(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了以下就地房屋補償標準:“征收住宅房屋實行就地房屋補償的,應補償面積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按照被征收房屋面積給予補償;
(二)被征收房屋面積不足二十五平方米的,按照二十五平方米計算;
(三)增加十平方米住房改善面積;
(四)被征收房屋面積與住房改善面積之和不足四十五平方米的,按照四十五平方米補償,差額部分由被征收人按照征收區域新建商品住房市場價格的百分之五十支付房款;
(五)被征收人在本市其他區域承租公有住宅房屋或者已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購買公有住宅房屋的,該公有住宅房屋面積與被征收房屋面積之和大于二十五平方米的,不適用本款第二項的規定;該公有住宅房屋面積與被征收房屋面積及住房改善面積之和大于四十五平方米的,不適用本款第四項的規定;
(六)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單獨計入應補償面積。”據了解,按照以上標準,相比2006年拆遷管理法規的補償標準,增加了規定“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單獨計入補償面積”,即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部分,作為應補償面積,由征收人給予補償。“這樣就把公攤面積還給居民了,讓居民改善住房面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搬遷勞動合同終止怎么賠償
2021-02-05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